EXO小说网

EXO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贴吧 > 第73章(第2页)

第73章(第2页)

马占鳌后来因为投诚袁世凯而崛起,在其死后,马家军内部一分为三,马占鳌长子马安良统领甘肃、马麒镇守西宁、马福祥节制宁夏。马家军一度全领三省,势压西北。

但是马家军的嫡系马安良部,却在冯玉祥崛起,入主西北,建立西北军后,被快速铲除。剩下的“二马”,却因为宁夏和青海的苦寒因祸得福,在蒋介石上台后,迅速投诚,成为了西北节制一方的军阀。而此后,二马对于甘肃的野心,简直是摆在了明处。

现在东北军入主,军力远远超过了“二马”,他们暂时压抑下了野心,但要是东北军实力大损,这两个混蛋,是一定会落井下石的。

想到张学良和他秘商的,在甘肃摆上一个军,作为一条后路。如果与西华军的战争失败,又谈判不成,就退往甘肃。他不由得苦笑一声,哪还有退路?再退就是二马的宁夏和青海,去找死吗?难道东北军要一退再退,退到民国最穷最苦的地方?军队还如何维持呢?

其实于学宗有一点想得不对,无论是宁马的马鸿逵、马鸿宾,还是青马的马步芳、马步青,这个时候都不希望东北军被西华军打垮。

因为他们此时的兵力实在有限。宁马依托的是宁夏地区,人口不过百万,现在养兵3万,已经是民不聊生了。青马更是窘迫,兵力也不到3万,不过战斗力倒是远比宁马要强。两者加起来不超过6万兵力,不要说西华了,就是现在的“丧家之犬”东北军,都仍有26万兵力,且装备还比他们好,军力实在相去太远。

马家军所恃,无非就是骑兵的机动性,以及回民狂信徒士兵,由于宗教狂信带来的高昂士气罢了。碰到现代军队,在飞机轰炸或者火炮轰击的打击下,怎么可能抵抗呢?“二马”这两个军阀集团,其实很清楚自己的能力。

两个马家,看得到东北军和西北军从陕西到甘肃的军事动向,也知道了民国西南那个崛起的西华,正在准备进军西北,陕西和甘肃正酝酿着一场大战。这自然大大地惊动了他们。

通过他们在西安的一通打听,情况让他们震惊。

西华的实力远远不是一个普通军阀可比,据说是被美国人全面武装的赤色军队,虽然这比较让人迷糊,为什么美国人会武装一个赤色政权。但不管怎样,西华军的战斗力,据说还在中央军之上,曾经消灭了5个师的中央军,其前身缅华,还在缅甸消灭了英国人直接指挥的6个英印师。所以现在东北军加上西北军,全部是准备依托秦岭防线,打防御战。

两马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这个西华的势力如此之大,如果打败了东北军和西北军,那么无论是宁夏还是青海,都将面临西华军下一步的攻势,这样的大势力,总不见得攻占了陕甘后,却会放过近在咫尺的“二马”?

所以虽然两马目前,还没有直接与西华接壤,但他们都密切地注视着这一场大战的进程,并且希望东北军和西北军能够抵挡住西华。其实如果于学宗这个时候向两马请求助战,他们也说不定真的会愿意的。

原因很简单,民国时代的甘肃,地理上是个哑铃的形状,两头大,中间是狭长的通道,实际上如果西华占领甘南后,无论是进攻宁夏的银川,还是青海的西宁,都远比继续进攻甘肃北部来得方便。而且兰州、西宁和银川,正好构成了地理上的一个三角区,这个三角区地域,是西北最好最富庶的地方,西华会放过才怪呢。

朱少良绕室徘徊,他的甘肃省主席职位,已经被蒋介石命令由杨虎城兼任,蒋介石并且给他发了密电,说明了原委。国民党在陕西的布局,到此全废。

他从1933年被任命为甘肃省主席,2年多以来,也算得上兢兢业业,与杨虎城斗智斗勇,维护了党国的利益。虽然甘肃的军权,都在西北军杨虎城、邓宝山之手,但他们也绝不敢怠慢自己这个辛亥元老、同盟会的老会员,自己毕竟是他们的老前辈。所以他在甘肃的政令,还是比较通畅的。

但是他在甘肃的一切努力,都成为了泡影。实际上,他也知道自己在甘肃的名声很不好,都是因为他的老婆,什么坏事都干,偏偏他是个惧内的人,根本不敢管。他在兰州大举禁烟,结果却禁到了老婆头上,成为兰州笑柄。

但他并认为自己任期内没有贡献,他主持建立起了甘肃省的新县体制,让国民党的统治,逐步深入县域和乡村。他坚定反共,在甘肃境内,共产党始终形不成气候。再有几年,甘肃是一定能成为党国巩固的省域的。然而,党国不幸,怎么这个西华就突然蹦出来了呢?

走吧,他长叹了一声,接下来的甘肃,就该是一地鸡毛了。他作为国民党在甘肃的最高领导人,自然是多方打听西华的信息。就他现在了解的,东北军这种丧家之犬,西北军这点薄弱的兵力,对阵西华,十有八九是扛不住的。

榆林,邓宝山同样在绕室徘徊。

现在的陕西,他大约算是“二号军阀”,实力仅次于杨虎城。不过杨虎城的军队薄弱,他就更不要说了。今年蒋介石刚刚任命他为陆军新编第一军军长,所辖仅两个旅,即新十旅和新十一旅,被人们讥称为“新半军”。

好在杨虎城与他交好,两人算是互相扶持,并没有彼此相忌。

然而现在的局势,他这种“保境安民”自然不可能持续。这让他与杨虎城一样,很是苦恼。

邓宝山也算是共产党的同情者,他觉得共产党的道路正确,只是“太早”了而已。所以帮助过不少共产党人,在我党内的名声不错。1927年大革命时期,他与不少共产党人交好,例如刘博坚。大革命失败后,刘伯承等一行人途经西安,路费只剩下2元,他与之素不相识,却送上600大洋,刘伯承等一直感恩此事。

但是他毕竟不是共产党人,也有自己的利益,有自己团体的利益。所以他是很不希望西华进军西北的。

但是大势比人强。上个月在张学良来到西安后,他奔赴西安与两人见面。杨虎城秘密地告之他与张学良协商后的结果,先打一打,打得过就保住陕甘,打不过就投降,希望还有机会回家做老百姓。

他深感震惊,他原来对于西华几乎是一无所知,在杨虎城的介绍下,他才知道,共产党居然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可以与蒋介石政府相争天下了,民国已经风云变色,两大势力未来的角逐势不可免,而陕西和甘肃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就不免首先成为了博弈的棋子,被迫在双方磨盘的中央苦苦支撑。

他想到当年说的“太早”,不由苦笑,好友刘博坚已经牺牲,如果他还活着,肯定会笑话自己,叫你看低了我党吧?

他对于蒋介石素来失望,自己的祈望,也不过是保境安民而已,如果到时候杨虎城降了,那大不了自己也投降好了,以自己当年与共产党结下的善缘,总不会有性命之忧。如果张学良和杨虎城两军,居然挡得住西华,那自己当然就是维持现状。反正自己的军队就两个薄弱的旅,在这样的大战中,简直是不值一提的棋子。

“呯”的一声,刘志丹用力地拍在桌子上,他喜形于色,激动地说道:“太好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会场内的同志是一片欢声笑语。这是中共陕甘边特委在安定的特别会议,因为周恩来同志派出的代表,伪装成一只商队,终于找到了他们,并且带来了电台,他们今后就可以直接和中央联络了。

关键是,中央(西华军)即将发动对陕甘宁青的全面攻势,主力26个师,共计40多万人,以及不下于主力部队数量的地方部队,将越过秦岭,全面占领陕西!这是何等的喜讯?

陕北的同志们这些年苦苦支撑,陕北红军之首的谢子常因为积劳成疾,在今年2月不幸逝世。刘志丹神色变得深沉,说道“可惜子常啊,没能等到这即将光明的一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