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朝堂文武百官此刻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尤其是他的上首,他那位父皇此刻视线简直比阳光还要耀眼。李承乾面对着这一切,要说没压力那是假的。可他却知道,这就是他必须要面对的。他算是明白了,有些东西,既然你要去争取,那就得付出代价。连这点小场面都顶不住,那以后的日子会更加的不好过。李世民看着自家小崽儿这倔强着咬着牙直视自己的模样,忽然嘴角微微一翘。他微微往后靠了靠,饶有兴致的说道。“嗯,太子能有这番心思,朕深感欣慰!”“你既已知道你年纪尚幼、学问不足,那便安心听政、读书便是了。”“不过,朕倒也真想听听,你到底打算在哪个方面帮朕!”“你说吧,说得好,朕还真不介意让你干点什么!”李世民这话,其实即是说给李承乾听的,也是说给在场的臣工听的。方才李承乾那番话,落在众人耳朵里,其实就是李承乾这个太子在要权。而李世民,居然没拒绝?好几个老牌喷子,听着这话都已经蠢蠢欲动了。他们此刻看着李承乾那叫一个炙热啊。他们早就做好准备了。但凡李承乾胆敢信口开河的话,他们绝对第一时间站出来喷个痛快。骂皇帝他们已经有魏征这个同行珠玉在前了。那么,拿李承乾练练手,似乎也不错。李承乾可没想那么多。他要个屁的权,他不过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罢了。眼见着李世民终于松口了,他也松了口气。他就怕自家老爹霸道起来,让他压根连把话说完的机会都没有。想到这儿,他也不打算玩什么套路了,直言道。“陛下,圣人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大唐如今正朝着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而努力着!”“可陛下的父皇,儿臣的皇爷爷,如今孤苦伶仃一人在宫中。”“陛下日理万机、俗务缠身固然不便。”“那儿臣这个东宫太子、李氏皇族长子嫡孙,替父尽尽孝心,可好?”一言出,满堂皆静!此时此刻的太极殿内,落针可闻!端坐上首的大唐皇帝陛下,这会儿已经没了之前的笑容了。正式年轻力壮、精力充沛的他,一对略有些狭长的丹凤眼半眯着死死地盯住了昂首站在殿中的李承乾。脸上更是没有了任何表情,就那么满脸冷冽的绷着。整个太极殿内,原本还有一些的淅淅索索的声音,这下彻底没有了。所有人都低下了头,躲避着上首那位于玄武门杀兄弑弟亲手抢来了帝位的大唐皇帝那咄咄逼人的视线。唯有李承乾,这位大唐东宫太子,引发此事的罪魁祸首。他没有丝毫躲闪,反而昂首挺胸嘴角带着些许笑容,就那么直视着李世民。李世民看着眼前要意气风发的李承乾,双眸猛的一缩,眉头都快皱到一起了,咬着牙楞楞问道。“太子,你说要代朕去尽孝?”“那你这意思,朕不够孝顺?”这话说得很重!一众臣子,哪怕平日里最混不吝的程咬金。这会儿都低着头可劲儿掰扯着他那几个萝卜一般的手指头。看得那叫一个那有滋有味,看得那叫一个目不转睛,似乎都忽略了周遭发生的事情一般。唯有那微微抽搐的嘴角,把他内心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李承乾听得李世民这恶意满满的提问,却不仅没如其他人那般帮着李世民辩解,反倒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坦然道。“父皇的孝心自然是够的。”“然,国事繁杂、俗务缠身,自然就没有多少时间尽孝了!”“故此儿臣才认为父皇孝心可嘉,孝行不够!”“好在有儿臣在!”“儿臣不仅是东宫太子,还是我李氏皇族如今的长子嫡孙!”“儿臣去皇爷爷那儿尽孝,不仅代表自己,还能代表着父皇!”“此举,除了儿臣,绝无他人能效仿!”李承乾人年纪不大,声音也颇为稚嫩,还带着孩童一般的清脆。可这番话,却说得理直气壮、义正言辞。以至于殿内不少臣子的视线都落在了李承乾身上。这视线中,有审视、有赞扬、有观察更有满意!尤其是魏征,此刻他看着李承乾就极为满意。对!就是这种直言不讳的劲儿。很好!保持住!魏征是真心觉着李承乾今儿这表现特别特别好。有理有据、有礼有节、诚心上谏!太好了!可朝臣们的感觉是好了,李世民的感觉就不好了。在他看来,自己的儿子,自己悉心培养的长子,居然在这太极殿内正大光明的说自己‘孝行不够’!!!甭管之前有什么理由,也甭管这理由是不是合适。就冲着这一句,他火气也噌的一下冒出来了。但他还不能破防当场直接训斥。因为无论是李承乾刚刚这番话,还是刚刚李承乾的表现,都太完美了。那这事儿去挑刺,那简直是败坏自己的名声。李世民可不会这么蠢!所以,他直接换了个角度。“太子,你代朕尽孝固然是一番好心。”“可你也说了,朕是孝心足够,但俗事缠身故此不能时时尽孝。”“那你呢?”“你如今也要观政,还有诸多师傅布置的课业,你的时间也不多!”“莫非你光顾着你皇爷爷,连朕还有皇后这亲生父母都不要了?”“这就是你的孝心?”李承乾好悬没当场骂出声。这李世民怎么这么苟啊!暗戳戳的给人挖坑埋陷阱,巴不得人掉进去。你这图啥啊!不过,好在李承乾不是表面上那个十二岁的少年。既然已经发现了坑,那他不仅要跳出去,还要给自己抢块肉吃。面对着咄咄逼人的李世民,李承乾再次躬身一礼。“回父皇,俗语有云,忠孝两难全!”“儿臣这条命都是父皇、母后给的,儿臣怎敢忘记父皇、母后。”“故此,儿臣请辞太子之位!”“还望父皇恩准,让儿臣以尽孝道!”:()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